专题首页 > 首页 >> 学习心得 >> 正文

进京赶考去——马克思主义学院邵勇

发布时间:2019-09-25      点击数:

1949年2月6日,西柏坡乍暖还寒。毛泽东专门为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客人送行。

这位客人就是斯大林特使米高扬。1月31日,米高扬专程来到西柏坡,了解中共政策和走向,与毛泽东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。临行前,米高扬对俄文翻译师哲感慨地说:“毛主席有远大的眼光,高明的策略,是很了不起的领袖人物。”

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,毛泽东“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策略”,变成了全党的意志。

三大战役的胜利,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,制定建立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迫在眉睫。1949年1月6日至8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北平解放后,必须召开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,以确定组建新中国的有关事项。

1949年3月5日到13日,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——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。到会中央委员34人、候补中央委员19人,列席人员11人。在为死难同志静默三分钟后,毛泽东作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,为新中国设计了宏伟蓝图。

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,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。他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,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。从现在起,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。当然,城乡必须兼顾,决不可以丢掉乡村,仅顾城市。报告还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,在政治、经济、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。毛泽东郑重宣布,我们要建立一个“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”的国家,从而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。报告还论述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,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。

全国胜利后,全党如何拒腐防变?毛泽东在报告结尾部分指出,“夺取全国胜利,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”,并郑重告诫全党同志要做到“两个务必”。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”他还告诫全党要防止执政后的腐化。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,“两个务必”已经成为“赶考”精神的核心内容,成为全党作风建设的制胜法宝,警钟长鸣,世代传承。

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的报告和他同年6月30日写的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一文,构成了在新中国成立后曾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《共同纲领》的政策基础。

为了防止敌人的“糖衣炮弹”和为个人歌功颂德,根据毛泽东的提议,全会通过了没有写进决议的“六条规定”:不做寿,不送礼,少敬酒,少拍掌,不以人名作地名,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、恩、列、斯平列。

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,中国共产党人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,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,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,推动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,从政治上、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,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。

中国革命不会忘记西柏坡。1948年5月27日,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驻西柏坡。从此,西柏坡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,也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。从西柏坡到北平,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,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折。

1949年3月23日,春风料峭,朝阳流金。西柏坡土坯房前,老槐树下,毛泽东握别依依不舍的父老乡亲,率中共中央机关前往北平。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: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,不睡觉也高兴啊。今天是进京‘赶考’嘛,进京赶考去,精神不好怎么行啊!”周恩来会意地笑道:“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,不要退回来。”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表示:“退回来就失败了,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,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。”

毛泽东临行前的一句感叹,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对“赶考”精神的坚守和求索。60多年的实践证明,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
Copyright @ 2019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     All Rights Reserved.